


臺北 台北老爺酒店騎行晨光裡的廟埕與街聲
一早騎行穿過中山北路與承德路,屋簷漏下的陽光剛好落在騎樓邊。不到十分鐘的平緩路程,街邊老樹搖著葉,臺北的早晨,就這樣地醒了過來。
轉進民樂街,慈聖宮前早已熱鬧。香火飄著煙,攤販鍋鏟碰撞的聲響此起彼落,信仰與生活在這座廟埕交會。從這裡開始,我們將順著大稻埕的街巷,一步步走進
沿迪化街漫步,拐進藥鋪、布行與洋行遺跡,聽導覽人說著這些角落裡的故事。不是教科書的歷史,而是帶著溫度的記憶與細節。那些人說的話、磨出的茶香、布匹的聲音,都是大稻埕的聲音。
從慈聖宮出發,跟著這些聲音與氣味,把城市的早晨聽得更真、聞得更近。
住下來,才知道城市怎麼開始一天
房內是剛亮的天光,門外是剛動的街道,
旅行從這裡開始


騎行晨光裡的廟埕與街聲
巡遊大稻埕巷弄品嚐道地早餐
從酒店騎乘 YouBike 出發,穿越中山北路與承德路抵達慈聖宮,再由導覽帶領深入迪化街老街,探訪藥鋪、布行、洋行遺跡與茶館,感受大稻埕早晨的香氣與人聲。
-
騎行迎晨光
從台北老爺酒店出發,騎乘 YouBike 穿越街區,感受臺北早晨的
街聲與氣息。 -
慈聖宮邊的
早餐劇場 香火未熄、鍋鏟聲起,信仰與飲食共構的廟埕,是在地人一早熟悉
的生活景。 -
街區導覽慢行
深入大稻埕導覽,洋行遺跡,走進老街的文化記憶與
城市故事。
甦醒的第一行字,由他們開口說起
共走一段計畫的甦醒路線,看見一座城市的真實開場

YouBike 騎行體驗
穿越街區風景與日常聲音
騎乘 YouBike 穿越中山北路、承德路,再轉入民樂街,一路感受城市甦醒的騎行。平緩騎行約十分鐘,抵達香火鼎盛的慈聖宮,廟埕的鍋鏟聲此起彼落;就在這熱氣與人聲交會的瞬間,大稻埕走讀

TaiwanWalks 台灣走讀
訴說大稻埕的晨光與舊事
Taiwan Walks 是一群走在街巷裡的說書人,帶你用雙腳走讀城市,用感官聽見歷史。這場從慈聖宮廟埕開始的早晨導覽,深入大稻埕生活紋理的散步旅程,慢慢打開這座城市的記憶與氣味。Taiwan Walks 將土地與人、時間與空間重新串起,讓旅人走進一段活著的
走著走著,就遇見甦醒的風景
沿著早晨行走,這些場域自然浮現,


-
大稻埕慈聖宮
廟埕一亮整條街也跟著醒來
1860年代,同安人將媽祖從艋舺迎來此地,為碼頭往來祈安,也在這裡落腳成街。廟體曾兩度遷建,仍保留來自廈門的石柱與雕工。早上走進民樂街,香火未熄,鐵棚下的排骨湯、汕頭包子已熱騰騰上桌。信仰、街氣與早餐香,一起構成大稻埕的早晨輪廓。
臺北市大同區保安街49巷17號
-
慈聖宮早餐街
紅磚與尖拱寫下信仰的百年痕跡
1915年落成,由洋行鉅賈李春生捐建,是北臺灣最早的紅磚哥德式教堂之一。教堂曾面臨拆除危機,在2002年社會各界奔走下,得以原貌修復、保留至今。清晨走過甘州街與教會外牆,仍可見斑駁磚牆與尖拱窗的輪廓,如一頁靜默的祈禱書,記錄百年來大稻埕的信仰與堅持。
臺北市大同區保安街49巷
-
第一唱片行
台語歌聲裡的老時光旋律
開業於1965年的第一唱片行,是大稻埕少數仍在營業的黑膠老店,唱盤轉動、針落聲響,一如往昔。這裡收藏著數十年來的唱片包裝、宣傳照與音樂記憶,也曾是無數歌手來訪打歌的據點。如今的老店已傳至第三代,除了賣唱片,也煮咖啡、煎水餃,讓愛樂者依舊能在這條巷口,聽見黃昏的故鄉、舊時的旋律。
臺北市大同區保安街88號
-
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
紅磚禮拜堂裡留住大稻埕信仰的光影
隱身在大稻埕街巷間的紅磚建築,是臺北少數留存的早期基督教教堂之一。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由洋行鉅賈李春生於1915年捐資興建,融合廈門教堂樣式與哥德式建築語彙,清水紅磚、尖拱窗與高聳山牆,靜靜述說百年來的祈禱與守望。
建築細節處處可見台洋交融的痕跡:仿科林斯柱式短柱、牛眼窗與洗石子裝飾中的臺灣傳統圖案,見證著地方工藝與西式宗教空間的對話。臺北市大同區甘州街40號
-
辜家鹽館
大稻埕河岸邊洋樓風華
建於1920年的辜宅,原為富商北上經商的據點,選址緊鄰淡水河,當年船隻可直抵門前。宅邸融合洋式立面與在地工藝,拱窗、紅磚與檜木天花,展現時代建築美學。後期轉作幼稚園使用,歷經查封與修復,如今作為市定古蹟靜立河岸,保留大稻埕昔日的風華輪廓。
臺北市大同區歸綏街303巷9號
-
源竹隆香
百年香舖延續的敬天香火
起家於雲林、落腳迪化街,源竹隆香至今已傳承四代,堅持天然原料與手工製作,香品以沉香、檀香搭配中藥材調香,金紙則採竹紙與真金箔製成。2023年品牌轉型,不只延續傳統技藝,更推出結合太歲祈願與現代生活的創新商品。老街裡的這間香舖,仍在時代中緩緩焚香,守著一份人與神明之間的敬意。
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1段176號
-
大稻埕霞海城隍廟
一間廟敬百神也守著大稻埕的歷史脈絡
創建於1856年,霞海城隍廟由泉州同安移民集資興建,原供奉於艋舺,後因聚落擴張遷至大稻埕。主祀霞海城隍爺,因靈驗聲名遠播,廟中香火鼎盛,亦奉祀月下老人、城隍夫人、文武判官等神祇。除了是大稻埕重要的信仰中心,也見證了地方從清代碼頭商埠轉為繁華街市的歷程。
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1段61號
選一條路,從城市的早晨 出發
這些路線不標新奇,也不走遠,